金融头条>正文

为冲贷放松审核 | 工行等19家金融机构身陷190亿黄金骗贷大案

2018-02-08 09:22 | 国搜金融江苏 | 手机看国搜 | 打印 | 收藏 | 扫描到手机
缩小 放大

核心提示:陕西、河南两地包括工行在内的19家金融机构因内控管理问题,涉及一起“注水”黄金骗贷案(涉案金额高达190亿元),合计被罚5250万元,百余名相关责任人受罚。

 

近来频频开出大额罚单的银监会,2月2日再度出示罚令。陕西、河南两地包括工行在内的19家金融机构因内控管理问题,涉及一起“注水”黄金骗贷案(涉案金额高达190亿元),合计被罚5250万元,百余名相关责任人受罚。


涉案金融机构19家,共计被罚5250万

据银监会此次公示显示,这起假黄金骗贷案源起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。结合案件情况,陕西、河南银监局迅速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全面排查,发现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、河南两省,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,骗取19家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。

 

此次案件横跨河南、陕西交界地,涉案金融机构19家,涉案金额达 190亿元,共计被罚5250万元。陕西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、潼关县支行等18家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,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,其中取消8人1年至终身高管任职资格,对87人分别给予警告。

 

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,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,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,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。

 

部分金融机构检测黄金方法存在缺陷

从案件情况来看,问题并不是出在黄金质押贷款这项业务上。《陕西日报》曾报道,中国工商银行潼关县支行(下称“潼关工行”)在陕西省首推个人黄金质押贷款,始于2003年。当时,潼关工行经过对潼关黄金交易情况的调查分析,向总行申请开办个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。潼关工行此举还引发了当地及灵宝金融机构的纷纷效仿。时至今日,小编在工行、光大银行等官方网站上,仍然能看到相关业务推介。

 

但此案在于其质押物黄金本身出了问题。部分金融机构仍采用一种称为“吊水法”的土办法检测黄金,此检测法的缺陷在于一旦黄金内掺杂了和其密度非常相近的物质,例如钨或铱就会检测不出来,这就给了不法分子有机可趁。

 

据媒体报道,此案中被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假黄金正是掺杂了钨,其中钨含量占62%左右,黄金约占38%。钨与黄金的密度相差仅0.05克/立方厘米,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。这种以钨块为“核心”的假金砖,如不用熔炼和打钻的检测方法很难查出破绽。

 

值得关注的是,在这宗跨省的大型黄金诈骗案中,案件中犯案的博源矿业地处河南灵宝市,但“重灾区”却在邻省陕西,共有工行等18家金融机构牵涉其中(此案总共涉及19家金融机构),这或许和河南地区银行监管日益严格有关。据了解,河南地区银行监管日益严格,很多银行已经不允许使用传统的“吊水法”检测黄金,要打钻检测。

 

凸显相关金融机构内部管控缺陷

表面上看,案件是由于上述金融机构检测黄金时方法不当,但这背后暴露的是工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,凸显相关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缺陷。

 

此案中19家金融机构未能检测出黄金“注水”,反映出押品管理严重失效。通俗讲就是贷前调查不尽职、贷款审查不严格、贷后管理缺位,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、违规操作,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。

 

而案件中骗得金融机构“团团转”的灵宝市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,并不在金交所制定供货企业名单中。一般来说,金融机构对质押的黄金也会有一定要求,至少是注明能够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标准交割的,而博源矿业“从含金银铜精粉里提取99.9%以上的合质金块”的能力,并不能制出终端销售产品,仍然要经具有金交所供货资质的精炼厂再加工。上述金融机构对此“视而不见”,贷款“三查”形同虚设。

 

同时银监会还指出此案中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盲目激进。相关金融机构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,不了解自己的客户,不能穿透业务风险,部分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审批,重要岗位未形成有效制约,内控审计作用缺失。

 

延伸阅读

就黄金质押贷款业务,小编走访了部分银行获悉,目前在南京市场还没有开展此类业务。“南京不像陕西那些盛产黄金的城市,黄金质押贷款业务比较难开展,意义也不大。”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,在南京一般人购买黄金主要是保值用途,很少会再用作抵押;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,由于金价波动较大,估值难以确定,开展此类业务的意义有限。

相关搜索:

更多阅读

点击加载更多

今日TOP10

网友还在搜

热点推荐

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
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