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头条>正文

80家银行年报:1/4净利润增速下滑

2017-12-25 15:36 | 投资时报 | 手机看国搜 | 打印 | 收藏 | 扫描到手机
缩小 放大

核心提示:在纳入统计的80家银行中,19家净利润负增长,48家不良贷款率上升。全国性银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,但业务结构逐步优化;地方性银行对息差的依赖度依然较高;外资行则是利润下滑重灾区

80家银行年报排查:1/4净利润增速下滑 资产质量或迎拐点 | 银行全样本报告

在纳入统计的80家银行中,19家净利润负增长,48家不良贷款率上升。全国性银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,但业务结构逐步优化;地方性银行对息差的依赖度依然较高;外资行则是利润下滑重灾区


在戳中无数人泪点的皮克斯新作《寻梦环游记》中,墨西哥小男孩米格为了追求音乐梦想穿越了生死。同样,中国银行业的寻梦之旅也注定不会平坦。

国内经济告别高增长、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、新金融抢滩地盘……一系列挑战都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商业银行的行进脚步,变得愈发艰难。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,昔日“躺着赚钱”的银行大佬也开始主动转型、求新求变。

标点财经研究院联袂《投资时报》重磅推出《2017中国银行业全样本报告》,以资产规模较大的80家银行为样本,对其2016年年报各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排查。统计样本包括5家国有行、12家股份制银行、40家城商行、13家农商行、10家外资行。

虽然各家银行对于业务条线的统计口径缺乏统一标准,但从纷繁复杂的大数据中抽丝剥茧,依然能够窥探出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。

盈利增速放缓趋势明显

2016年,金融去杠杆的监管要求贯穿全年。商业银行在转型压力下不可避免地迎来阵痛期。在有些银行的年报中,很难找到有关净利润的描述,由于这个数字增速不太好看,或者干脆是负增长,在年报前面的经营分析部分往往被淡化处理。总体上看,在统计的80家银行中,有19家净利润负增长,占比为24%。

具体到各类银行的表现,传统五大行由于体量较大,净利润增长水平相对较低,全部在2%以下。其中农业银行以1.86%保持领先,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增长1.45%和1.03%,工商银行仅有0.4%的微小增长,而中国银行则以-3.67%的成绩垫底。

在业绩发布会上,中行副行长张青松将此归结于“拨备的提高”。截至2016年末,中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62.82%,较上一年末提升了9.52个百分点。

不过,作为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,利息净收入的下滑是影响五大行利润的重要因素。统计显示,五大行2016年利息净收入全部下滑,其中建行下滑幅度最大,为8.73%;交行幅度最轻,但也达到6.45%。

12家股份制行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,只有渤海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三家体量相对较小的银行获得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,分别为13.8%、44%、13.49%。可以看出,浙商银行的逆势上扬尤为抢眼。该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22.55%,而增幅更大的是非息收入,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达82.28%。其中,增长最快的是理财业务,其理财服务收入增长率高达154.17%。

而其他的股份制行,只有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%,分别为7.6%、7.26%。在2015年还保持两位数利润增速的平安银行,此次未能坚守住昔日优势,仅增长3.36%,下滑比较明显。增速最低者是中信银行,仅为1.14%。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表示,“净利润微增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净息差的下降,还有拨备的大量计提。”2016年,中信银行净息差为2%,比上年下降0.31个百分点;净利差为1.89%,比上年下降0.24个百分点。

再来看看纳入统计的40家城商行。这个曾经频现翻倍增长惊喜的阵营,如今内部业绩分化愈发凸显。实现两位数增长的银行不少,包括上海银行、江苏银行、南京银行、宁波银行、徽商银行等。在统计中,大连银行和江西银行净利润增幅翻倍,分别为705.43%和111.94%。

利润负增长的城商行有7家,不过下滑的幅度较上年有所收窄。昆仑银行下降13.52%,天津银行下滑8.4%,不久前IPO成功过会的成都银行则下降8.48%。富滇银行下滑幅度最大,达到28%,主要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加大了拨备的计提力度。

农商行的业绩表现则有些平淡,纳入统计的13家农商行中,无一实现两位数净利润增幅。净利润下滑的有3家,为成都农商行、江阴农商行和广东顺德农商行。

外资行在中国的表现则较为低迷,成为利润下滑的重灾区。纳入统计的10家外资行,除了恒生银行和摩根大通外,8家为负增长,而且大部分降幅超过20%。

进入2017年,银行的业绩表现有所回暖。从三季报数据来看,25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平均净利润增幅为7.1%,而2016年年报这个数字是5.73%。

研究机构对2018年的银行业绩预期总体乐观。申万宏源认为,在宏观经济还不错的环境下银行基本面改善的趋势可以继续,尤其是龙头银行改善趋势能够持续深化。中信建投则认为,行业基本面改善处于上升通道中,ROE将稳步回升,中长期看好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。节奏上,更加看好2018年一季度银行股行情。

资产质量已有改善迹象

《投资时报》记者注意到,多家银行利润下滑与计提拨备力度加大有关,这说明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的压力依旧不轻。

统计显示,在80家银行中,披露了2016年不良贷款率的有78家,这个数字同比上升的银行有48家,占比61.5%。不过,和2015年相比,不良率增长的银行数量有所减少,整体资产质量已有改善的迹象。

比如,2015年时,五大行和股份制行不良率全部上升,但2016年则不同,建行和农行的不良率分别下降0.06和0.02个百分点,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也分别下降0.01和0.1个百分点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银行的不良率依旧较高,农业银行达到2.37%,而浦发银行则以1.89%领衔国有行。

2017年三季度末,农业银行的不良率已经降至1.97%,但浦发银行则续升至2.35%,增加0.46个百分点。

40家城商行中,有24家银行不良率上升,1家持平,15家下降。增长最多的是盛京银行,2016年不良率为1.74,上升1.32个百分点,紧随其后的是广州银行,上升1个百分点。下降最多的是大连银行,达到1.36%,但其2015年基数较高,下降之后2016年仍高达2.53%。此外,城商行中不良率超过2%的还有成都银行、龙江银行。

13家农商行中,不良率下降的有6家,2016年不良率仍超过2%的是天津农商行和江阴农商行。江阴农商行于去年9月在A股上市,但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资产质量,都在上市银行中垫底。

10家外资行中有3家不良率下降,包括东亚银行、渣打银行、星展银行,不良率高于2%的是恒生银行,比上年提升了0.52个百分点。

2017年,银行的资产质量有逐渐企稳的迹象。多家券商认为,明年银行资产质量将继续改善。东北证券表示,上市银行2017年中的资产质量在2016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企稳,资产质量改善的迹象更为明显。其中,整体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,不良贷款生成率下降的银行更多,逾期贷款占比和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均继续下降,且下降家数占比提高,次级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上升,不良暴露程度持平。这些指标说明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的趋势进一步确认,上市银行的不良处置开始提速。

在中信证券看来,2017年部分银行账面不良率和潜在风险指标(关注率和逾期率)均出现改善,银行加大处置力度,整体加回核销后不良仍有增加。2018年,存量信用风险有望基本解决,步入实质意义的风险拐点。

利差收窄业务结构调整

存贷利差是存款与贷款平均利率之间的差额,是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。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,银行靠吃存贷利差“躺着赚钱”的时代宣告结束。根据统计,不少银行利息净收入下滑,其中以大型银行居多。

五大行2016年利息净收入全部同比下降,但幅度均在10%以内。降幅最大的是建设银行,为8.73%。净利息收益率为2.2%,同比下降0.43个百分点。

12家股份制行中,利息净收入下滑的有5家,包括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广发银行。其中兴业银行降幅最大,为6.27%,受资产重定价影响和银行业“营改增”影响,净息差同比下降38BP。相比之下,浙商银行和恒丰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幅较大,分别为22.55%和31.32%。

上述全国性银行,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低于80%。占比相对较高的是农业银行,为78.67%。

地方性银行则呈现不同的景象,利息净收入下滑并不是很普遍,而且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多在80%以上,对息差的依赖度仍较高。

对于利息净收入下降的银行来说,中间业务收入就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器。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项目上,五大行增长相对较低,表现最好的交通银行也仅同比增长5.05%,而中国银行则下滑4.05%。

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上涨,但增幅差距较大,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浦发银行、渤海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,增幅分别为46.38%、72.15%、82.28%、55.47%。

地方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则更为强劲,多数在30%,只有少数几家下滑,如东莞银行、浙江稠州银行、兰州银行、江阴农商行等。

在中间业务收入中,增长较为突出的包括理财业务、托管业务、银行卡业务等。资产管理是银行转型中重点强调的方向。虽然大资管时代竞争激烈,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让银行理财受到一定冲击,但2016年还是有不少银行的理财业务收入保持增长。

在统计中,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增幅超过20%的银行,包括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平安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等。浙商银行表现最为亮丽,2016年理财服务收入54.17亿元,同比增长154.17%;年末理财产品余额4292.06亿元,较年初增长100.48%;新增个人理财有效客户11.47万户,增幅96.08%。此外,平安银行同样可圈可点,理财业务收入为48.35亿元,增长41.33%。

首要任务支持实体经济

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: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。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,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。健全金融监管体系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”

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,经过今年以来的整治,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。但不能掉以轻心,还需继续加大整治力度。未来银行业要继续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,重点支持普惠金融、小微企业融资、三农融资、脱贫攻坚方面的融资。

各家银行也纷纷表态,落实十九大精神,坚守金融本源,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。

在小微业务方面,从2016年年报数据来看,五家国有行小微贷款金额都有稳健增长,建行、中行、农行、交行、工行增幅分别为12.83%、12.15%、10.6%、9.53%、8.01%。

比如工商银行作为银行业的“巨无霸”,也在推广小微金融业务中心专营模式,成立小微金融业务中心198家。去年末小微企业贷款金额为2.03万亿元,占境内贷款比重为17.3%。建设银行的增幅在五大行中领先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.44万亿元,贷款客户较上年新增5.7万户;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0.91%,较上年提高5.98个百分点,满足“三个不低于”监管要求。

在股份制行中,披露了小微企业贷款数据的有8家,其中最为突飞猛进的是恒丰银行。2016年末小微贷款余额1193.26亿元,增幅50.29%,成为三家完成“三个不低于”的股份制银行之一,受到银监会的通报表扬。此外,浙商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华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增幅也在10%以上。

相比之下,有三家股份制行小微贷款下滑,包括民生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,降幅分别为11.88%、8.84%、8.83%。

曾经在小微业务上表现激进的民生银行,为防控风险收缩了战线,目前已回归“稳”字路线。该行在年报中表示,紧密围绕“做稳做好小微”的指导思想,持续提升客群细分经营能力,优化资产业务结构,强化客群交叉销售,深化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。

招商银行小微贷款不良率持续攀升,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1.07%、1.53%、1.63%,该行在年报中表示,2016年稳健发展零售贷款业务,调整贷款结构,加大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投放,适度放缓小微贷款。

在“精准扶贫”国策的落实方面,部分银行在2016年年报中也有专门阐述。如建行方面表示,该行加大对贫困地区信贷资源和定价政策的倾斜,对分行因扶贫贷款带来的经济资本需求予以支持。2016年末,其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84.24亿元,增幅为22.35%。

农行也表示,贫困地区贷款投放持续增加,2016年仅在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就累计投放贷款3351亿元,年末贷款余额达7044亿元,比2015年末增加920亿元,重点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。

金融科技改变传统格局

随着Fintech带领新金融巨头攻城略地,传统金融也吹响转型升级的号角。

在金融科技领域,实力雄厚的大型银行积极试水并取得先发优势。而对中小银行而言,既难以与BATJ互联网巨头展开合作,又没能力开设科技子公司,而且缺少资质(投贷联动)、资金及能力通过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。

在2016年年报中,部分银行对互联网金融或技术创新有具体表述。比如工行认为,技术创新是成功转型的关键。该行创建互联网金融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与生物识别等“七大创新实验室”,全面推进企业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,在高起点上优化调整IT架构,构建更为开放灵活、功能强大的技术系统。同时加快科技与业务融合创新,着力推动e-ICBC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,“融e行”“融e购”“融e联”三大平台和网络融资中心及支付产品线建设共同发力。

招商银行表示,将加快推进Fintech战略,充分利用移动互联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 生物识别等技术提高服务能力,推动本公司向网络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的未来银行转变。

中信银行则加快推进以“互联网金融”为突破口的渠道一体化建设和数字化运营,做大互联网支付结算,进一步强化线上风险防控,取得了良好进展。互联网跨界合作方面,与百度联合发起设立的百信银行,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。

依托于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以及在大数据、金融云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积累,平安银行主动拥抱互联网,进行大手笔科技投入。该行以塑造不一样的银行为目标,打造以“SAT”(社交媒体+客户端应用程序+远程服务团队)为核心的智能化零售银行。2016年,该行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线上化、全流程、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—“跨境e金融”,全面打造境内外、O2O、内外贸、离在岸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。

目前,国内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迅速,随之而来的混业经营等风险也引起监管层关注。12月16日,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表示,科技正迅速刺激金融创新,使得金融业社会化程度上升,虽然降低了信用风险,但交易风险、流动性风险以及其他道德伦理问题被技术原因放大。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也需要及时变化、关注风险,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改进,还要在监管理念上进行颠覆。

此内容为优化阅读,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。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。8610-87869823
相关搜索:

更多阅读

点击加载更多

今日TOP10

网友还在搜

热点推荐

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
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